增肌塑性第一步 - 算

自打小以来,自己就偏消瘦,主要是手臂细,肩窄,背部胸部基本没有什么肌肉,可能由于体重轻,对肌肉的负担也不是太大,普通的体育运动还没有太大障碍,而且部分项目还颇为得意,但心肺功能自己也感到不足,心率容易过高,肌肉群基本没有,就不要提什么负重训练了。由此一想到以后连老婆都抱不起来就太桑心啦。

所以年纪一大把了,还是决定开始健身塑性,瘦人很容易出形,因为脂肪层薄,稍加一训练,肌肉充血后就很明显的块状显现了。但毕竟非持久的,要想真真正正的塑形,就必须吃出肌肉来。

调整饮食是第一步,搞清楚自己是为什么瘦,对症下药,保持下去持久以恒。根据调查,消瘦类型有 单纯性消瘦继发性消瘦之分:

  1. 单纯性消瘦。

    • 体制性消瘦:主要为非渐进性消瘦,具有一定的遗传性。
    • 外源性消瘦:通常受饮食,生活习惯和心理等个方面因素影响,食物摄入量不足,偏食,厌食,漏餐,生活不规律和缺乏锻炼等饮食生活习惯。
  2. 继发性消瘦。由各种疾病所引起的消瘦,比如胃肠道疾病,代谢性疾病等等。中医认为消瘦主要是由于内热亢盛,壮火食气,使机体消耗过盛;或脾气虚弱,生化之源不足所致。

    • 脾胃虚弱:多表现为形体消瘦,食欲不振,食后腹胀,大便溏薄, 面色萎黄,少气懒言,身倦乏力,舌淡苔白,脉虚弱。
    • 气血两虚:表现为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少华,头晕目眩,心悸失眠, 倦怠少气,舌淡苔薄,脉细弱,多见于造血不良性贫血。
    • 肝火亢盛:表现为形体消瘦,烦躁易怒,头晕目眩,胁肋疼痛, 口苦咽干,发热汗出,小便短赤,大便干燥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
    • 肝肾阴虚:表现为形体消瘦,食欲很好,容易饥饿,五心烦热, 精力亢盛,眼干口燥,舌红苔白,容易盗汗,多见于糖尿病人。

通过以上大概特征,自己大概是体制性+外源性,因为父母年轻时也是比较消瘦,平时有时会漏餐,缺乏锻炼之类的,也是自食恶果,不吃饭不锻炼,也有脾胃虚弱的症状,所以打算先全身性的恢复训练,使身体慢慢的活起来,并补充饮食加以锻炼塑身。

体型消瘦的身体特征与特性

  1. 特征:

    • 先天整体骨架小且肩膀窄
    • 体型看起来消瘦纤细
    • 全身体脂肪较低
    • 肌肉群较小或不明显
    • 四肢骨骼细长
    • 腿部与身体长度比例差距比较大
  2. 特性:

    • 代谢率高,不宜增加身体组织
    • 体重增加不易
    • 肌肉增长迟缓
    • 肌力较差且增进不易
    • 运动天赋条件较差

体重偏轻人群

较普遍的计算方法有两种:

  1. 成年:(身高cm - 100)* 0.9 = 标准体重kg

  2. 男女区别开来

    • 男性:身高cm - 105 = 标准体重kg
    • 女性:身高cm - 110 = 标准体重kg
  3. 同时有人还传对于中国人理想体重的计算方法有:

    • 北方人 (身高cm - 150)* 0.6 + 50 = 标准体重kg
    • 南方人 (身高cm - 150)* 0.6 + 48 = 标准体重kg

而自己的话,现在身高172,标准体重计算值为64.8kg,68kg,63.2kg,取个科学计算的平均也应该在64~65kg左右,但现在自己估计只有56kg… 至少在今年里长到60kg吧!

增肌饮食攻略

营养需求比例计算 (56kg ~ 123 lbs):

  • 每日蛋白质需求量为每磅体重一克半至二公克,约占总热量30%
  • 每日碳水化合物需求比例约为总热量的50%以上
  • 每日脂肪摄取量约为总热量的20%
  • 每日应摄取至少二公升的饮水
  • 每日应补充优质维他命和矿物质
  • 每日应进餐五到七次,每餐间隔约三小时,以少食多餐为原则

123lbs,每天的基础摄入量大约为1600 cals,分到每顿饭的话每餐约500~300 cal,同时所需的蛋白质为140g,每顿饭为50g~30g。

这里的数值只是代表基础数值,也就是一天无剧烈运动,也需要这些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和心肺活动,如果想增加肌肉以及多餐感到很繁琐的话,请注意以下几条:

  1. 保证足够的能量供应。

增加体重时,和体育锻炼同等重要的是要保证足够的能量供应给活动小号,否则体重会减轻。如果饮食中摄入足够的能量,就会增加肌肉。如果你吃的更多,就会同时增加肌肉和脂肪。没增长0.45kg的肌肉和脂肪就大致需要额外摄入12540kj的能量。故一般相比正常情况每天多摄入2926~4180KJ的能量就能满足运动和增加肌肉的需要了。

  1. 增加高热量的食物。

  2. 增加进食量。多数体重较轻的人本来习惯就吃得少,当开始显著增加进食量的时候,会抱怨撑的很不舒服,这很正常。当胃逐渐适应增大的食物量时,这种感觉就会自然消失。

  3. 增加进餐次数。除了一日三餐外,花一点时间准备些可口的食物,品种越多越美味越好。

赞赏是最好的支持与鼓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