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中产的阶层困境

L,34岁,清华硕士,互联网公司高级程序员,年薪百万。 每年光税收20万+,北京五环90平的房子贷款一年30万(共10年), 子女教育每年24万(私立小学10万、语数外补习班8万、 钢琴班4万、夏令营2万),一年给父母6万,年家庭旅游3万; L自己开个15万的电动汽车,租的牌照,一年1万。 他认为年薪100万和40万区别不大,多的60万都砸进了教育和房贷。 他依然忧愁小孩不一定就能考上清华,他工作依然是用劳动和时间换钱。 他非常羡慕当时去了阿里的人,阿里上市打造了超过3000个千万富翁。 他又会认为年薪100万和40万区别很大,否则支出的窟窿怎么补。 所以他也会反问自己,下一个阿里摆在面前的时候, 自己能否承担得了那样的机会成本?

这样的案例,不只在抖音,也在我们身边。

他们工作体面,收入稳定,单一经济来源是劳动付出和时间交换。他们最有希望向上跃迁,但也最容易向下掉阶,他们清楚地认识到阶层下落的风险;他们投资学区房,期望通过更优渥的教育环境,帮助到子女的素质和阶层。

他们依赖这样的阶层路径,他们受困于这样的阶层瓶颈。

他们,到底有没有突破阶层困境的方法论?

新中产的焦虑与机会

网络上出过一个中国社会的阶层划分模型,通过枚举职业的方式描述了阶层分层,受关注颇多,笔者整理如下:

本文所定义阶层,即参考上图模型;所定义的新中产,即特指从父母辈的第9-7级的原生家庭,跃迁到第6级的群体,也特指士农工商分类里的工。优秀的高校毕业生,毕业就业后多数能到达本级。阶层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和分层标准,如生产资料所有、社会权力、消费偏好、职业等等,测量和分析模型也是五花八门。为简化分析,主流学术界倾向于把“职业”看作包含了各种社会资源占有情况的标准[1]。把“职业”作为分层标准,把资源占有和影响力作为判断维度,会更接近常识,对大众更有代入感。

他们的焦虑

兢兢业业、缺乏阶层底蕴的新中产们,是群体性焦虑的,尤其是到了所谓的35岁边界。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下,是收入结构单一的风险,一旦面临失业、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,整个家庭会迅速掉阶。他们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会困在第6阶段,他们是最具有身份焦虑,最具不安全感的人;有时需要通过消费主义的标签来维持内心的自信和自尊,也会把这种结构性焦虑异化为对子女的期待和安排。这份焦虑与收入多寡无关。

他们的机会

大学毕业,新中产们完成了城市迁徙和成家立业,实现了中产的入门;他们还可以通过红利型就业,享受到公司发展红利,实现阶层巩固和进阶,从第6层到第5层;他们也有机会跨出创业一步,突破阶层困境接近上层,去到第4层。

新中产们,有三次改变阶层的窗口;只是大多数,困顿在了第一次。

新中产的阶层跃迁

从苏北到南京,中产的入阶

小G,90后,来自苏北农村。全乡镇10个村,5万人口,年轻劳动力基本以打工谋生,瓦木、水电、煤气管道是主要的工种。故事并不悲情。小G自家条件一般,父母都是初中学历,不过“挺能折腾”;小G印象里,他们家种植过蔬菜大棚,承包过村里的鱼塘,还添置机子搞过印刷;十几年来,没赚什么大钱,基本属于富裕农民或者小个体户的阶层范畴。江苏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省。在小G的家乡,邻里茶余饭后的谈资,多会出现谁家考了什么成绩、谁被选拔去了镇上参加竞赛等等。家家户户也都舍得为教育投资,小G有2个同龄小伙伴,在小学4年级时,都转学到了市里最好的小学去了,妈妈也专职过去陪读。另外还有让小G印象深刻的是,小学(2000年初)那会儿,小G就在好几个邻居家都看到成套的《十万个为什么》等印刷精美的书籍,还与小伙伴交换过读物。小G跟父亲聊天得知那时候的收入情况,他家99年盖房子,瓦工是20多块一天,小工是10块。

小G所在的组(原为自然村,并入行政村后编为组)里,和小G年龄相仿的小伙伴有十多个。他印象里只有3个人初中毕业后没有读下去, 1个跟着父亲出去做了水电工, 1个在镇上开了家电动车销售修理店, 1个是跟着母亲改嫁过来的,后来回了贵州老家。小G中考进的是全市排名第二的高中,在前后这两三年里,他们组里,2个考入了小G的高中, 1个考入了县中,2个考入了市里的一高。后来这些小伙伴里,考出了复旦、南开、苏大。小G高考考入了南京医科大学,毕业后留在南京,进入一家江苏省内知名药企,后来跳槽去了一家世界500强医疗企业,去年promote,目前带着一个小team。他对象是大学校友,与他同行,也在世界500强。夫妻俩去年贷了近200万,在河西南换了一套四居室,今年有了小宝宝。跟小G玩得熟络的小伙伴里,多数留在了苏州或者南京,基本都买了房,安了家。过年回乡下,小G看到,没考出去留在家乡的2个小伙伴,和小G他父亲在同一个场子里喝酒打牌。

避开炫耀的嫌疑,事实上,小G和他留在家乡的同学,已然有了阶层的差异。

读书当然有用

小G和每年像他一样的数百万人,都是高考的受益者。高考有四大特征。一是成本低,9年义务教育、助学贷款、励志奖学金、补贴的宿舍食堂,官方设计了连贯的保障制度;二是公平,唯笔试成绩论的高考入学模式,屏蔽了面试/特长展示等弹性评价模式里的可操作空间;三是伴生城市迁徙,对很多学生而言,步入大学也往往意味着从小镇小城乃至偏远山区,走进了一个更精彩纷呈的世界;四是成功率高,全国去到了80%+的高考录取率,和10%的一本录取率。

因此,高考是国家机器有意识地对阶层流通提供的保障。四个特征使得高考成为帮助普通人走出父辈天空、打开人生新空间的最具“性价比”和可行性的机会,是弥足珍贵的战略级机会。底层的孩子如果放弃教育,只会阻塞自己的上升通道,大概率得到的是贫穷的代际传递。

纺锤形的社会结构是现阶段人类社会文明里最稳定的结构,中层占大头,也就是所谓的全民中产(典型如日本)。从金字塔形向纺锤形的结构调整过程中,必须确保底部到腰部的大量进阶,即需要给底层更大的机会进入中层(起码进入最低的中层)。

小G说,这几年逢到高考那几天,他都不开车,怕添堵。

红利型就业,中产的进阶

小G喜欢刷财经资讯,阿里美团小米的上市、旷视商汤的巨额融资,都会让他心生波澜,那是成批成批的同龄人的阶层跃迁。

选择比努力更重要

每个人身边都有那么几个人,也许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学历类似,但不同的就业选择,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。小C,86年,来自江苏南京六合区横梁,父亲跑出租,母亲在本地一家个体服装企业做会计。小C读的是广播电视大学,毕业后转行做了程序员,工作一直在南京,在好几家小公司待过,公司业务都不稳定,主营业务之外还帮其他企业做些外包的活。这段职业生涯没给小C带来多好的收入,也没混出什么名企总监类的title,但期间倒是经历过多种业务场景、练手过各种技术,前后端都能搞定,把自己折腾成了全栈工程师。 2013年,小C接项目时接触到了南京一家创业公司,做虚拟物品交易,并且看到了其不小的流水和稳定的客户源。小C自己就是游戏爱好者,平日不少收入都是砸进了游戏,对虚拟物品交易有非常直观的认知。他通过该公司的技术人员了解到行业其他公司的业务情况,判断该公司的业务规模尚有巨大空间。通过技术圈内人士介绍,进入了该公司,并迅速承担起技术架构组的业务。 3年后,该公司被收购,小C获得了近200万的股票收益。这笔钱一半被他拿去在六合城区买了套房子,一半被拿出来开了家小软件公司,拉着几个前公司的同事经营着。

小Z的故事很短。 87年,来自安徽滁州,母亲去世早,家里守着一个便利店。小Z从小学习就很好,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。 2010年毕业后加入了国内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之一, 3年后通过校友内推,跳槽到另一家互联网巨头,现在的title是总监,手中持有的股票价值数千万。如果他没跳槽还停留在原单位的话,按照常规的晋升路径,他的综合收益应该不到现在的1/4。

红利型就业

红利型就业,就是在不早不晚的时间,进入一家高成长型(创业型)的企业, 并承担主要业务工作,由此可以充分共享到公司成长的红利。

这是从第6层进入第5层级的快车道,与在一家大型企业熬到大部门总监/区域负责人相比,机会/概率并不会更小。

发现并把握新的职业机会,需要对外界有敏感深入的认知。鉴于劳资两方的信息不对称,我们想要获得对企业和行业的深入认知,乃至对业务发展前景最客观直接的解读,基本只能求助于内部的校友或者是前同事。就跨行业分布、渊源关系而言,校友资源是最突出的,对应届生更是如此。另一个维度,基于同样的受教育环境、文化熏陶和文化认同,招聘(headcount)需求方也往往会对校友给予更多机会。这样的校友人脉、同门人脉,也是普通人最初的有效人脉积累。这不限于找工作,找校友,还有法律官司、医疗教育等场景。

创业与投资,中产的突破

作为职业经理人路线(技术工人路线)的小G,对从第6阶层跃迁到第5阶层还有着不小的期待,但对到达第4层级,他自己也觉得,熬是熬不出来的。

创业可以。但创业难在机会/背景吗?不是。小Q是南京土著,父母房子在南京城里,在本文定义里,属于第6或者第5的阶层出身。小Q从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加入了一家通信巨头企业,任职研发工程师。他所在的业务集团属于高度成熟的市场,绩效和收入都比不上公司内另外2个业务集团。小Q身上没有什么负担,对升职加薪的诉求也没那么焦虑,没事就捣鼓点小东西。在工作第5年的时候,小Q自己整出一个APP,简单在身边人推了一把,几个月后用户涨到了小几十万,那时候微信朋友圈方兴未艾,这个APP拥有极强的朋友圈自传播能力。小Q果断离职全职创业,当时想法很简单,即便1-2年起不来,也就损失那一个月2万块的收入。专职运营了一段时间后,产品性能和体验也得到了优化,用户量开始奔着100万去了,这时有投资人主动找了过来。现在,这家公司员工近200人,最新一轮估值10亿人民币。小Q接受采访时说,只是做了个小东西,然后发现用户喜欢,就坚持下来了。

创业难在心态

新中产真正的困境是由底蕴(后盾)不足带来的心性困境。勇气被客观环境(比如元凶之一高房价)和背景拖住,他们没有准备,来从容笃定地搏一把未来。这种心性困境并非通过心理调节就可以规避,硬生生忽略这种束缚,也是不负责任的冒险行为。心性是个人禀赋里最影响大局的一环,这需要在人生尺度上一步步调整所处环境获得修炼。对所有依旧着眼于第三次进阶的新中产,或是所有9-6层级出身的中学生,只有两种建议: 1.先完成前2次进阶; 2.在第一次进阶后脚踏实地熬出头。但凡有机会,请选择第一种建议。

世界因为有变化才有机会。人生尺度上的节奏规划,让我们拥有面对未知和拥抱变化的从容心性,拥有把握机遇的最佳条件,作出更智慧的人生选择。

阶层的接力,帮助下一代

一代人的逆袭,往往是2-3代人的努力结果

加入宝妈宝爸群之后,小G也开始和大家讨论学区房。他还是觉得,学区房不是教育,是焦虑

学区房是一种现象。 新中产阶层,清楚地认识到阶层下落的风险, 清楚地理解阶层内的竞争激烈程度。 他们希望通过买学区房,提供比自己当年更完备优渥的教育环境, 加上各种补习班夏令营,堆砌武装到子女的禀赋上, 期望子女可以更好地通过高考和就业择业, 来实现前2次进阶或是维持当前家庭的阶层。 这种不遗余力的竞争已经传递到幼儿身上。

笔者同样认为,健康的体魄、知识储备和阅读视野、乐观坚韧的品质,这些个体禀赋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领悟决定的。父母能做的其实是另外3点。 ①.投资自己,陪伴孩子:你自己的生活态度、涉猎面、思想深度、自信和豁达,是子女禀赋形成过程(或者叫品格塑造过程)中最重要的因子。这些才是前2次进阶的核心要素。 ②.保护自己,负责自己:健康的体魄、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观察和照顾、独立的经济能力、自主的社交圈,会比处心积虑积攒的一笔送给子女的财富,带给子女更大的人生自由度。这是子女能够从容踏入第三次进阶的重要背景。 ③.保险意识,防患未然:虽然国家体制已经对养老重疾等做出了很多的保护,但生命里依旧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,让我们一夕之间面临巨大的人生变化。

中产的焦虑来源于家庭底蕴不足,来源于收入来源单一,来源于抗风险能力低。我们无法左右这些风险,也无法无视这些不确定,但我们可以降低风险的受损程度。保险是新中产人群可以找到的有力的外部保障。

笔者目前还没有小孩,但已经开始系统性地为家庭添置保险。通过同学及朋友对失眠上的险种做了谢系统性的理解,并专门对出行、财产、医疗、意外全面配置了消费险,每年的保费约一个月收入。(友邦、保诚并没给钱..)

结束语:对阶层的理性认识

阶层是必然的,社会现象的本质是经济现象;剩余商品的出现和私有制的形成,造成了阶层的分层,阶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。阶层是流动的。所有文明社会里,都会强调社会公正(social justice )原则,这也是统治的法理正义性基础。社会公正是基于各阶层利益协调的共同价值认同,它兼顾了机会公平(equity)和平等(equality)。前者承认禀赋差异,并以市场竞争的形式保证了个体的价值兑现,确保了个体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积极性;后者体现为收入分配均等,通过财富再分配(例如税收)来救助和扶持弱势群体。这其中,机会公平是前提,共同贫穷是社会各阶层不愿意看到的平等状态。邓公南巡讲话中亦指出:抓住有利时机,发展自己,关键是发展经济,要注意稳定协调地发展,但发展才是硬道理[2]。因此,基于禀赋差异的个体价值实现,是得到社会机制保护的,它确保了阶层流动的可能性。

阶层固化之说,只是在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里,人们更在意社会流动性,在一种类似于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下,将阶层流动的困难(有竞争)轻松地归咎于外部因素,从而自我进行了情绪渲染并因此获得了固步自封的心安理得,最后一定条件下酝酿出的一种群体性的悲情情绪。

阶层跃迁是不易的。纵观古今中外,个体想实现阶层进阶,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。在阶层向上的过程中,健康、性格、情商、努力等个人禀赋,以及选择、机遇等外部机缘,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。其中,个人禀赋无疑是第一条件。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加快,竞争愈加激烈,所需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。罗家伦先生将强者的必需条件简化描述为“野蛮的身体、文明的头脑、不可征服的精神”[3]。这三要素其实是个人禀赋的高度抽象,意指健康的体魄、知识储备和阅读视野、乐观坚韧的品质。其中,个体之间更容易横向拉开差距的,即是在文明的头脑上。三次进阶,无一不是在这一点上分叉了人生。

在这个由禀赋以及机遇构成结果的偶然世界里,我们要接受这样的事实,自己是平凡的大多数,自己终其一生也有可能遇不到某些机会,自己一辈子可能就会停留在第5乃至第6层级。在这个由群体智慧驱动历史向前的必然世界里,我们也做好这样的准备,用更复合的知识储备抓住升学机会,用更敏锐的信息洞察抓出高潜就业机会,用更智慧的人生选择翻开未来。

[1] 中国网.区分社会阶层的标准是什么 [2] 陈炎兵 何五星.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国的发展: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[3] 刘诚龙.“五四健将”罗家伦因何被逐出清华 :《同舟共进》,2013年.12期

出处:微信公众号——我的校友

赞赏是最好的支持与鼓励!